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19章

作者:臊眉耷目

他矗立许久之后,转过头望着刘琦的帅帐好一会,最终摇了摇头离开了。

蒯越走了之后,徐庶带着卫士署的军报来向刘琦禀报军务,一进帅帐,看到的就是满地的狼藉——诸多的简牍被扔了一地。

而刘琦, 则是正蹲在地上,一卷一卷的收拾。

徐庶见状吓了一跳,他急忙冲上前,蹲下来帮着刘琦一同捡地上的简牍。

刘琦扭头看了他一眼,慢悠悠地道:“不去干正经事,跑到这来跟我收拾东西?”

徐庶抱起了一摞简牍,起身放到桌案上:“谁说帮主公收拾东西, 便不算是正事了?”

刘琦闻言笑了:“你何时也变的这般巧言令色起来了?跟张允学的?”

徐庶淡淡一笑, 没有反驳申辩。

因为他知道,刘琦是在开玩笑,况且就算真是巧言令色的人,又能如何?

张允和蔡勳在刘琦的大营中巧言令色是出了名的,但也没见刘琦有多讨厌他们。

相反的,蒯越平日里在人前一副忠臣事主,一丝不苟的形象,可到头来还不是被刘琦给收拾了?

很多事情,并不能光看表面。

“末将刚才看到蒯中郎将了。”徐庶突然开口道:“他在君侯的帅帐外站了好久之后,方才离去。”

“心里不痛快,感觉有天大的委屈,觉得我对不住他。”刘琦似笑非笑的将简牍放在桌案上,道:“也不怪他会这么想, 实在是他心气太高,又是我刘家父子在荆州立足的元老……学会倚老卖老了。”

“不过蒯中郎将非寻常之人, 更是心气高傲之辈,君侯跟他说了什么, 才能让他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个现实?”

刘琦捡起地上的简牍,开始到桌案的旁边整理。

“接受什么?他根本就不可能接受,只是被我逼迫的没办法了,他这心中的气儿怕是一时半刻都顺不了。”

徐庶闻言,沉默了。

“蒯越毕竟是咱荆州军中,最早的一位中郎将,又是南郡高门,且本人智计高深,当年又对君侯父子有想从之情,君侯难道真想对付他?”

“我对付的不是他,我只是想要我需要的东西而已。”刘琦淡淡道:“当然了,他若是能想通透,一切好说,以后主从还是主从,但他若是想不明白……”

说到这的时候,刘琦没有继续往下说话。

他只是从桌案上拿出了两卷已经准备废弃不用的简牍,用力扯开,然后走到帐篷内燃烧的火盆旁,将简牍扔进去烧掉了。

看着从火盆中的慢慢升起的烟,刘琦低声道:“这个天下不破不立,旧日制度所积累的弊端实在是太厚了,一定要重新完善才行。”

说到这,刘琦转头看向徐庶,道:“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构成是人,豪强和贫民,自古皆有之,王侯将相凌驾于普通百姓,这本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当绝大多数人都活的不好,甚至没有生路的时候,那么上层的豪强和望族又可以支撑多久?咱们大汉现在为什么这么乱?元直你心中应该比我更清楚。”

徐庶笑道:“这些大事,都是君侯这般的英雄人物需要考虑的,徐某所考虑的,只是怎么辅佐君侯做到君侯想做的事。”

刘琦微笑着看向他:“那你打算做什么事?”

“末将请命,今夜去找蒯异度谈谈。”

“哈哈,你倒是真能替我操心,好,你去吧……带着酒去。”

……

当天晚上,蒯越一个人在帐篷内喝闷酒。

他喝的很多,而且是一个劲的猛灌自己。

却也难怪,他这心里实在是不舒服。

“中郎将如何在自饮?”

蒯越闻言惊诧地转过头看向帐篷口。

徐庶捧着一坛美酒,正站在帐篷口,瞅着里面的蒯越。

“是元直啊?来、来来!进来坐。”蒯越打着酒嗝,冲着徐庶招了招手。

徐庶进了帅帐,在蒯越的对面坐下,他上下打量了蒯越几眼,道:“中郎将喝醉了?”

“醉什么醉!你这不还专门带酒来了吗?来来来,陪我喝点!”蒯越很是爽朗的邀请他。

徐庶也不客气,直接打开了他带来的美酒,为蒯越满上,同时也给自己倒了一爵酒。

两人也不多说,端起酒爵对饮而尽。

蒯越砸吧着嘴,道:“不容易啊,不容易。”

徐庶擦了擦嘴,问道:“中郎将说什么不容易?”

蒯越望着徐庶,赞赏地道:“我如今落到了这步田地,你还能来此与我喝酒,真是难得……唉,换成平日里,那些对我趋炎附势,百般谄媚之人,如今对我怕是躲之不及了。”

徐庶为蒯越倒满酒:“在徐庶心中,中郎将一直都是那个中郎将,你我虽然交往不深,但对于中郎将半生之所为,徐庶还是颇为敬佩的。”

蒯越闻言乐了:“你在吹捧于我?”

徐庶摇了摇头:“以今时今日之地位,中郎将或许应该吹捧于我才对。”

蒯越闻言一愣,接着哈哈大笑道:“倒也是。”

两人一边聊一边喝,又喝了一会之后,却听徐庶突然问道:“中郎将,你觉得你冤么?”

蒯越端起酒盏长长地喝了一口:“不冤!”

徐庶闻言乐了:“中郎将对我没说实话?”

蒯越轻轻地摇了摇头,道:“有什么不说实话的!我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又有什么不敢说的?嘿嘿,蒯某虽然没有君侯那般胸怀天下,但也非一般人可比,君侯心中之所想,胸中之所含,我自然也能揣摩出一二的……我若是在君侯的位置上,我也会这样做……这个天下,被望族豪强所累,积毒太深,若不破毒,岂有安泰之理?”

徐庶没有想到蒯越居然能说出这般话:“既然中郎将知道君侯之意,那您为何还会……”

“我明白归明白,但我终归是那毒瘤中的一人,徐元直,你要知道,我自幼在蒯家长大,如今又承兄长基业,做了蒯家家公之位,我蒯氏一门四百七十余口,若是算上附庸附户,何止数千?我明白君侯之所想,但我必须要为蒯氏一门多做打算。”

徐庶闻言,暗自叹息不语。

蒯越放下了酒爵,苦笑道:“但我终究不是君侯的对手,他雄才大略,胜我十倍!我败了,败的不冤。”

说罢,又是一爵酒仰头而尽。

徐庶又为蒯越斟酒,道:“其实,中郎将心中不甘,不过是因为从今日起,蒯氏一门在荆州的地位和殊荣,恐不如当初,但您应该想想,这又何尝不是大势所趋呢?君侯有一统万邦之志,摊丁入亩的政策就已经显示了他推翻旧制的决心,蒯家适逢英主,正得其时,此乃家族腾飞之良机,中郎将为何不好好把握?”

蒯越苦笑着看向徐庶:“你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蒯家可是有数百人呢!”

徐庶笑道:“不错,从今往后,荆州和益州的家族随着时间愈长,再无和朝廷对抗的本钱,但自古君为天,我等作臣的,受君主管制,不也是常理么?”

蒯越闻言不语。

“没有了私兵,没有了隐匿人口,没有了军械,不能称雄一方,但你毕竟是君侯的至交,同时也是当年支持君侯入主荆州最早的一位,日后君侯若真能一统万邦,四方来朝,蒯氏一门便是从龙之臣,代代高官,遗留青史,难道就真的不及称雄一方来的实际么?”

蒯越打着酒嗝,指了指徐庶鼻子,笑道:“你这话……大逆不道!”

徐庶拱手道:“中郎将恕罪,我只是将你们不敢说的话,说出来而已。”

蒯越紧紧地盯着徐庶,徐庶正视着他,目光不躲。

“中郎将,天下的望族世家,多了……可有哪些家族,千百年间,又能碰到辅佐出一个天子的机会呢?”

话音未落,却见蒯越的脑袋一沉,‘呯’的一声砸到了桌案上,接着便发出‘呼呼’的酣睡声。

徐庶见状一愣,伸手推了推蒯越:“中郎将?中郎将?”

蒯越却只是沉睡,根本叫不起来。

徐庶摇了摇头,缓缓地站起身,心中暗道:“老狐狸。”

第八百七十一章 袁绍临阵

次日,蒯越一大早起来之后,便来到了刘琦的帅帐。

这次见了刘琦,蒯越直接跪倒,诚恳的向刘琦请罪,详陈自己为了家族,利益熏心,放纵族中之人为非作歹, 以至于有今日之祸,同时,他愿意按照南郡诸官吏的举报,交出族中违法之人,给三署明正典刑,包括他自己在内。

这一次的请罪,在刘琦听来,非常的诚恳,没有丝毫的不满,也没有怨气,蒯越是发自内心的来请刘琦原谅自己。

不管蒯越的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但他能够在面子上做到这种程度,这对他来说,也算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刘琦安抚了蒯越,同时告诉他,自己今后还会继续重用他,让他放宽心,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战胜袁绍。

……

两日后,袁绍南渡的大军开始向刘琦所在的尸乡土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虽然是耗时多日,且损兵折将,但袁绍的主力兵将终于渡过了黄河, 开始准备与刘琦决战。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琦却不跟他硬拼了。

他依凭尸乡的工事作为基础,转攻为守,对袁绍施行防御战策。

尸乡北面五里之地, 袁绍一身精甲,带领着一众精兵悍将,出现在了土城的对面。

与他同来的,还有十七万的河北精兵。

遥望着已经被刘琦派人守护严如铁桶一般的土城,袁绍的脸上露出了几分冷笑。

少时,便见他缓缓地抬起了手中的马鞭子,大声喝道:“生擒刘琦!”

河北三军齐呼:“生擒刘琦!生擒刘琦!生擒刘琦!”

一时间,三军齐呼,声动九天,势如猛虎。

刘琦站在土城内的城头,遥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袁军士兵,听着他们声动九霄的喊话,心下略有些疑惑。

“袁军这段时间损失虽不多,但也不少,真不知道这袁绍到底是做了什么,居然把他的兵马弄得个个如狼似虎,士气高昂?”

张允在一旁道:“卫士回报,袁绍连日来大犒三军。”

刘琦闻言不由笑了。

连续的损兵折将,最后竟然用这么一招来挽回士气,刘琦着实没有什么词可以准确的评价,最终只能是称赞了四个字:

“还是有钱。”

张允听到了刘琦的话,遂道:“现如今的天下,谁敢跟君候比钱?”

很快的,便见袁绍军那边的先锋士兵开始向着土城的方向蜂蛹而来。

刘琦也算是久经沙场了,守城战他也打过不少,但这么多的兵将同时来攻,他还是第一次看见。

登高望远的看去,就见袁军的士兵们密密麻麻的向着己方的城池涌来,密集的人头犹如一个挨着一个得蚂蚁,让人后脖颈直冒凉气。

“霹雳车!放!”

刘琦一声令下之后,便见安排在城内的霹雳车在士兵们的拉扯下,开始将巨大的石块抛掷到天空。

“轰隆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