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12章

作者:臊眉耷目

所以,诸葛亮给刘磐写了一封信。

他没有问刘磐任何事情,只是将襄阳最近发生的事情,做了一个简单的陈述。

诸葛亮想看看,刘磐在知道消息之后,究竟会给自己回些什么。

刘磐的信,真的回来了。

写给诸葛亮的信。

在看到刘磐会给自己的信后,诸葛亮心中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刘磐的回信很简单,偌大的缣帛上只有一个字。

“等!”

第八百六十章 荆州要乱了

一个‘等’字,当中包含了很多信息。

只是这短短的一个字,诸葛亮就知道了刘磐确实是知道襄阳情况的,而且刘琦一定是事先对刘磐有了嘱咐。

南郡的事情,他都知道。

不过诸葛亮和庞统心中,同时都有一个疑惑。

这一次北上,刘琦抽调了荆州大部分的精锐士卒,当然荆州方面也留下了足可镇守的强大兵力。

包括江夏的魏延,南郡的蒯越,长沙的刘磐,这三股强大的兵力,便是拱卫荆州的三道巨大屏障。

但是如今,因为前线战事吃紧,这三大屏障直接从南郡和江夏抽走了两股,所剩的也只是刘磐手中的那支兵马。

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东吴方面也定然对荆州进行了全方位的踏察。

刘磐的兵力一旦离开长沙,来南郡夺权,则荆南方面也必然空虚。

要知道,刘磐本人是荆南的支柱,故而他本人也是东吴方面谨慎盯紧的对象,他若是离开了荆南,东吴乘虚偷取了长沙郡,那对于荆州方面来说也着实是不小的打击。

诸葛亮和庞统虽然聪慧,但毕竟对荆州军中的机密要务掌握的还是太少,对于刘琦到底是怎么运作这件事的不太知情, 故而心中还是没有底。

但非常之人, 就是能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客服任何艰难的事。

庞统牺牲了自己, 通过让自己被禁足的结果,成功的打消了蒯越的疑虑,让他挥师北上。

在这种时刻,刘磐若是以防范东吴为名, 率领大军北上, 彻彻底底的接手南郡所有的军政大权,并在十八县内进行人员清洗大换血,可谓顺理成章,毕竟是战时的特殊情况, 回头蒯越纵然想讨个说法, 也没法张嘴问。

他自己没安排明白,怨的了谁?

但关键问题是,怎么防备东吴?

刘磐若来南郡, 则长沙危急,他若是不动,以蒯越手下的那名叫做常藤的校尉主管襄阳,根本挡不住敌军的进攻。

这点实在是让诸葛亮和庞统有些头疼。

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

荆州方面的动向,很快就传回了豫章郡。

而在豫章郡屯兵的周瑜,此刻又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那就是从豫州刚刚被孙坚派遣回来的孙策。

派孙策回来,是属于一举两得的举措。

首先,去年的时候, 孙策是随同袁术一同北上攻豫州的, 但是今年换成了孙坚前往,就东吴方面而言, 北方战场有孙坚这一员主帅在坐镇, 足够,孙策完全没有必须继续随同, 让他返回豫章郡也是比较符合当下的形势。

而且, 孙策暗中来到豫章郡, 这对周瑜也有很大的好处。

周瑜擅长于统帅三军, 排兵布阵,制定谋略, 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但他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年轻的他在孙坚军中, 没有足够的威信,三军将士对他大多不服。

但孙策来到此地,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孙策是孙坚的儿子,而且这些年来随着孙坚平定扬州,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威名和勇武在江东军中早就已经传开了。

江东军的将士们可以不服周瑜,但是不可能不服孙策。

特别是这次孙策回来,并未居于周瑜之上,而是给他当了下手。

这让其余的将士们更是无话可说。

如此, 周瑜最担心的军心问题,就暂时得到了解决。

下一步, 就是攻取南郡的事情了。

蒯越北上的消息,自然瞒不过江东军的耳目,周瑜很快就知道了蒯越的动向。

同时, 江夏的魏延也出兵前往南阳郡,如此一来荆州军最为强大的三支防守部队三去其二,只剩下刘磐一路兵马可虑。

这对于江东军来说, 实在是天大的良机。

不过,益阳方面,同时也传来了探子的回报,说是负责镇守长沙的刘磐,正暗中调遣兵兵马,率领长沙一半的兵将北上,而长沙城城中,接替刘磐负责镇守长沙的人是太史慈。

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饶是周瑜,一时间都没有明白刘磐在做什么。

孙策在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随即来找周瑜。

“公瑾, 刘磐离开了长沙,这事你知道不知道?”

在孙策来之前,周瑜就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此刻大概有了一些眉目。

“知道。”

孙策在帐内的一张桌案前坐下,拿起果盘中的一个桔子,一边剥一边道:“刘磐镇守荆南六年, 可谓是刘琦在长沙的屏障,荆南七郡,虽有七位郡守,但其余六个,个个都受刘磐节制,刘磐就等同于荆州南部七郡的魂,如今他北上去了襄阳……这荆南由谁执掌?”

周瑜淡淡道:“据探子回报,是太史慈奉命镇守。”

“太史慈,听说此人是一名猛将,但论及在荆南的份量,他恐怕还是没有刘磐重。”

说到这,孙策的脸上露出了几分兴奋之情:“公瑾,你说这一次,是不是我们夺取长沙的良机?”

周瑜不置可否:“长沙是荆南七郡的中心,而襄阳则是荆州的命脉,这两个地方都很重要,当然,襄阳比起长沙更重要。”

孙策一拍手,道:“既然这般重要,我们同时取下这两地,岂不等同于拿下了半个荆州?”

周瑜深吸口气,道:“只是我现在还有些没想明白,好端端的,刘磐为什么要转移去了襄阳?”

孙策嘿嘿一笑:“说不定,是蒯越离开了襄阳,刘琦不放心,故而让刘磐去长沙镇守。”

周瑜闻言苦笑道:“刘琦调蒯越离开襄阳,那就说明他是相信了我们,觉得我是一个无用之辈,故而才调兵走的,若是他不放心我,还调走蒯越干什么?岂非多此一举?”

孙策闻言不由愣住了。

这好像还确实是一个问题。

那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刘琦,会不会针对襄阳,有什么动作?”半晌之后,却听孙策出言疑惑道。

周瑜没有说话,他心中其实有一个想法,但还没有具体的证据,所以一时半刻不敢妄言。

两个人就这么一直静静的坐着,谁也没有继续说话,都是各自在思索着各自的事情。

一个多时辰之后,周瑜手下的一名侍卫入帐,并向他呈递上了一份简牍。

那里面是襄阳的探子写给周瑜密信。

周瑜打开之后,眼睛一亮,略有些恍然的点了点头。

“伯符,好机会来了!”

孙策闻言有些不解:“什么意思?”

“荆州要乱了。”

第八百六十一章 诸葛亮行动

一听‘荆州要乱了’五个字,孙策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

变的有些亢奋。

虽然他不知道个中的内情,但话既然是从周瑜嘴中说的,那就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周瑜的机智不在庞统和诸葛亮之下……至少这几个人应该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诸葛亮和庞统能够看出刘琦眼下有对付蒯越的意思,周瑜怎么可能会猜不到?

特别是当前线的探子向他汇报,说是蒯越在临离开荆州之前,曾将刘琦的师弟庞统禁足。

而据说庞统和诸葛亮这两位师弟,是刘琦在离开荆州之前,特意留下辅佐蒯越治理南郡的。

至于刘磐北上,按照周瑜的估计,想来应该是刘琦估计找了个借口调走了蒯越和他手下的兵将之后,特意从长沙将他调遣回来的。

周瑜想通了个中关键,随即向孙策进行了解释。

孙策听完之后,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信了。

因为他相信周瑜的眼光。

只是孙策不明白,刘琦要从荆州望族手中,彻底收回南郡的主导权,为什么非要选在这个时候。

周瑜认真地思考了一会,方才慢慢道:“依照瑜看来,刘琦之所以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偏在这个时机动手,还是因为他原先没有合适的理由调走蒯越,同时原先荆州的周边并不安全,不宜进行内部整治, 但是如今袁绍兵多将广, 再加上刘琦认为我是个无用之人,不会威胁到荆州的安全, 因此才敢如此行事。”

孙策闻言,哈哈大笑道:“但是刘伯瑜做梦都想不到,周郎乃是不世出的俊杰英才,你自打见了他的面之后,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蒙蔽他而做的假象而已, 待长沙和襄阳一旦都失守后,他再想通这件事,怕是就晚了。”

周瑜淡淡一笑,道:“希望如此……不过这对于我军来说, 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既能攻克襄阳,同时又能拿下长沙。”

孙策急忙道:“咱们当如何行事?”

周瑜起身来到舆图之前,在上面仔细地看了一会, 道:“眼下之计,不外乎分兵两路,一路攻打长沙,一路公偷袭襄阳。”

孙策沉声道:“你的意思是,你我分兵行动?”

周瑜轻轻地点头道:“不错,咱们分兵而动,我往南郡去,伯符你去长沙。”

……

连续几日来, 诸葛亮都在襄阳城中待的寝食不安。

明明知道荆州南北马上就要有大事发生, 但偏偏他又一点忙都帮不上,同时还不能走漏消息, 端的是如坐针毡。

就这样整整等待了半个月, 突然有一日,有人悄悄的来到了诸葛亮的宅居的的房门前, 推开的他家的院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