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381章

作者:臊眉耷目

但眼下这个局势,不是他刘琦纵兵为祸,而是杨松自己捅了娄子,他刘琦压不住这些军卒!

纵兵为祸是他刘琦的问题,但杨松惹了众怒,而刘琦无法替他遮掩,这事便算是另一个性质了。

杨柏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心中有点琢磨过味来……杨家好像是中了套了。

第五百零一章 制衡经济的硬通货

回到了郡署之后,刘琦和杨柏遂来到正厅。

刘琦着人泡了一壶香茗,给杨柏尝鲜,但此刻这位豪族大佬,便是喝琼浆玉液,也是味同嚼蜡,苦不堪言。

便是给他喝云南白药,也弥补不了他心中的创伤。

适才大营中的情形,反复在他的脑海中来回切换。

军卒一旦暴怒起来,那场景着实是太吓人了些。

就好比董卓在世时,这天下的强族再多,但面对他西凉兵的搜牢行为,地方再有话语权的士族和门阀,也是无可奈何的,只能望兵兴叹。

这就是军事强权的力量。

不过结果并不长久,因为大家群起而反抗董卓罢了。

铁血军事镇压地方,不能是像老董那么玩的,政治是个复杂的东西,需要来回博弈,你不可能永远靠杀人吓唬人来吃饭。

土豪得打,但同时你也得打出理来。

两人就这么静静的喝着泡茶,三盏茶下肚,杨柏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请使君直言,我那弟弟,可能请使君手下留情,放他条生路如何?”

刘琦言苦笑地道:“杨公此话便是在难为我,适才军中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刘某人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把将士们的怒气压住,不让事情继续扩大,但令弟眼下是绝不能放的……说实话,我这也是在保护你们杨家,我现在若是将令弟放回去,别的不说,单我那十万将士中,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不尊号令,执意去你杨府火拼捉人,我怕杨兄百年的家业,连一丁点都是保不住的,还需谨慎才是。”

杨柏听了这话甚想骂娘。

表面上听着很替他们杨家着想,但仔细品品,就知道这当中不乏有威胁之意。

只是这威胁,他必须得受着。

“那依照使君之意,此事可有解乎?”

刘琦认真地思虑了一下,道:“目下尚有一法,可安众将士之心。”

“请府君名言。”

刘琦叹息道:“三军将士,因令弟之行而这般愤怒,其实归根结底,也不过是因为令弟意图侵占军资而已,只是令弟尚未行事,便暴露了……但这个中细节,我心中知晓,然将士们却并不知晓……非得杨君有所表示,以安众心,方可解此祸患。”

杨柏的心头一阵无奈,也是一番感慨。

他知道,这是对方要他破财免灾。

终归是一族之长,气度还是有的。

杨柏站起身,道:“使君如此坦陈相待,杨柏心中深为感激,柏愿以家资万万前助军,以慰劳将士们在关中浴血拼杀,为国除凶之功绩。”

刘琦的嘴角露出了笑容:“有劳杨公这般厚意,这万万钱的财货,刘琦本不当受领,怎奈群情激奋,刘琦无长物慰军……这样,今日便暂借杨公财货劳军,待日后府库充盈,便即相还。”

杨柏急忙道:“使君万万不可如此说,是我弟惹下了麻烦,累及使君,焉敢向使君讨债。”

刘琦淡笑道:“杨公果然是高义之人,好,刘某从不欠人人情,我有一件东西,也想请杨公一观。”

说罢,便见刘琦拍了拍手。

少时,便有两名护卫抬着一个大箱子,迈步走到了刘琦的面前。

刘琦让护卫打开,将当中白色瓷器,呈递到了杨柏的面前。

看到白色瓷器的一刹那,杨柏的脸色顿时变了。

瓷器在这个时代,本来就已经是极为罕见的稀罕物,且这天下间能够产瓷的土窑,所生产的也都是青瓷。

而白色的瓷器,别说是见,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使君,此宝是使君从何处寻得?”

刘琦轻轻地抿着茶水,道:“不是寻的,是我荆州烧制出来。”

“烧制的?”杨柏露出了震惊的神色:“何处之窑,竟能够烧制此物?”

刘琦的身体略微向前倾:“荆南土窑,尽可生产此物……怎么样,杨公,可有兴趣,就此物谈谈?”

白色的瓷器,天下难寻的珍品至宝,杨柏当然想跟他谈。

……

打仗并不是称雄于这个世界的唯一方式。

虽然强大的军事实力是在这个时代称雄的基础,但没有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以及足够的粮草作为供应,任凭哪一路诸侯,也无法笑到最后。

而这些,都是需要一点一点用时间来堆积,提前未雨绸缪的。

粮草方面,军屯与民屯的同时实施,再加上荆州的大后方目下处于安泰时期,可以说刘琦不缺粮。

虽然流民的涌入使得人户大幅度增加,但只要租庸调分配的合理到位,至少能够解决荆州十年的粮秣之急……当然,几十年之后,若是社会安定,土地兼并问题一样会再度出现,到时候均田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只能用将人头税打入田地的方式来进行人口隐藏数量和税赋的控制,但这是后话。

文化上的事,毫无疑问也是荆楚中人做的最棒,当然这得归功于刘表。

军事上,随着三年的发展,荆州军事实力也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眼下还要逐步放眼于未来的,就是货币……或者说是流通物的事情。

随着战乱的逐渐增多,诸侯郡守的独立性越强,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分割的时间变长,毫无疑问,中土的经济生产力和货币问题,将会成为一个严君的政治经济问题。

现在整个大汉十三州所流行的五铢钱,都是由汉朝政府统一衡量制定并发行维持全国的市场。

但这种情况还能维持多久?

王允和吕布等人,扶持刘协所建立的雒阳政权,虽然占有大义,但在对地方实际性的操控上,就等于是个空壳子。

战争时间变长,地方生产力减退,地方独立性越强,货币在市场上拥有的主导力就越弱。

甚至有可能,日后一旦有某些诸侯称帝,那他们所统治的区域,汉朝政府所流通发行的钱币,就是废物一个。

钱是好东西,但他终归只是一个用来衡量价值的单位,若要保持一个区域的经济繁盛不衰,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拥有能够在各个势力中都能够流通并可以保值乃至于增值的硬性流通物。

未来的世界,运作着黄金和石油。

但很可惜,在这个时代,黄澄澄的金子和黑乎乎的石油,似乎没有那么强的储备性和流通性。

但是历史上的三国给了刘琦一个提示。

在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神州中土大地上的人宁愿以物易物,也不愿意用货币来置换东西了。

在当时贫弱的蜀汉政权中,有一件东西作为硬通货,硬生生的帮助蜀汉政权竖立起了一杆经济标杆的大旗,那就是蜀锦。

‘前后每得蜀锦,殊不相似,比适可讶,而鲜卑尚复不爱也。自吾所织如意虎头连璧锦,亦有金薄蜀薄,来至洛邑,皆下恶,是为下工之物,虚名。’

蜀锦的存在,使刘备用来剥削蜀地百姓的直百钱,已经可以控制住经济,不至于贫弱的蜀汉政权在经济上崩盘,蜀锦成为了刘备的‘准备金’。

有基于此,刘琦认为,他也有必要,开始在他的势力范围内,筹备一些能够在全国都用的上的具有价值潜力的硬通货。

茶叶和茶道乃是如此……白色的瓷器亦是如此……

但是若要将这些东西在全国予以发行,仅靠荆楚的官方政权是完全不够的。

在这件事上,刘琦必须要和一些类似与杨家拥有一定渠道的地方强族,进行合作。

第五百零二章 谁为主导

以统治阶级的立场而言,若是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并使这个国家长期处于安定和祥和,那在人力和财力,包括生产力都没有达到一个至高水准的时候,就不能将国家中所有的事情都划定到自己的职权范围内。

若是一个国家的运行中,所有的产业都归于国家的部门来运营,那以政府的角度,所要成立的部门和直接养的人就实在是太多了,负担过重。

除了部门事关官家命脉的产业,若是关乎于市场经济的产业,全部都要由国家来进行操控运营的话,整体的发展会停滞不前不说,而且时间长了,经济更是会萎缩,运行也将会瘫痪。

就汉朝的阶级特点而言,若是想将茶叶或是白瓷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民间的发行渠道发送出去,毫无疑问最好的选择还是郡望亦或是大族。

荆州那边有蔡觅的娘家蔡家和刘琦扶持的樊钕商铺可用,但他们的影响力在西面确实是不够的。

其实在蜀郡、广汉郡亦或是关中境内,会有比汉中杨家更加适合做这件事的人,但那些地盘目前不在刘琦手中,所以刘琦在这个节骨眼上能够用到的,只能是杨家。

杨家要用,但不能说毫无章法的用,若是刘琦刚刚占据汉中,就与汉中的大族进行这么有价值的通货进行贸易合作,在政治地位和经济主导地位上,就处于劣势,虽然在利益上,是刘琦带给他们的更多,但在合作上,就等同于刘琦求着他们替自己打开关中销路的。

但现在,意义完全不同,这并不是刘琦在与杨家联合,而是再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是不计前仇的大义之举。

结果是相同的,但政治性质完全两样。

杨柏仔细的在心中核算了一遍账目之后,对白瓷的前景和利润无限看好。

他轻轻地咽了一口吐沫,道:“使君,依照杨某之意,使君若是能够在汉中开窑,并请荆州工匠来此大批量的制作白瓷器皿,杨某再联合本地豪强商户共同经营,而制窑和购置耗费人力,我等诸族愿替使君分忧,所得之利,七分归于使君,我等只取三成,以报使君之大恩。”

在汉中造窑,以杨家为首的汉中诸族皆愿意投资,帮刘琦分摊物力和人力的成本,这可算是天大的好事。

但刘琦偏偏不答应。

“白瓷的制作,与地域、风水、土壤等因素息息相关,等闲不能够轻易在旁处开窑,这样,我只需按照和青瓷一样的价格,将荆楚所生产的白瓷转卖于诸族,至于拿到白瓷之后,你们往关中或是蜀郡、广汉等地所贩卖的价格,多出多少利润,一概与我无干,如何?”

杨柏心中暗道可惜。

同时,他也感觉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精明。

将白瓷珍品,用青瓷的价格给自己,若是拿到关中或是益州,以杨柏等人族中的渠道和能量,最少能以五倍往上的价格出售,利润之大,可想而知。

在利润这方面,刘琦丝毫没有克扣他们。

但唯独一点,人家就是偏偏不来你汉中建窑。

生产和销售,在刘琦的概念里,一直都是分的很清晰的。

你们这些地方望族,只是负责给我进行销售的经销商,但联合生产,给你们谋取我专利的机会,对不起,办不到。

身为从后世穿越来的人,对于版权和技术的保护意识,刘琦要远远强于旁人,而且他眼下也确实有这个能力。

汉朝的政策,耕种土地虽然是私有制,给予了豪强兼并土地的能力,但山林湖泊,林业荒原,根据汉朝时的政策,这些山川湖泊的所有权全都在皇室手中,虽然也有山越亦或是百姓占山自养,但就正常程序而言,他们都是要给少府交租的。

而在地方,少府管理山川林泊的权力,则是下放给了地方郡守,而地方郡守的门下亦是设有少府,替皇室管理各郡的山海池泽。

如今在荆南的种植香茗和烧制白瓷的官窑,都被刘琦建造在了郡署下的荒山之中,并由少府替他派遣兵士把守,因为按道理来说,这些地方本来就是皇室所有,皇室要将山荒之地圈地,外人就没有资格进入,无论是什么样身份的人也不行。

因此,凭借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政策和军事实力,刘琦暂时有自信守住他的这些专利成果。

虽然早晚会有泄露于天下的一天,但真等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这个世道变成什么样了谁也说不准。

最终,刘琦和杨柏达成了一致,荆州的白瓷将会陆续运往汉中,由南郑的杨家联合本地的商户和豪族,替刘琦将这些白瓷销往关中以及蜀中内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