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249章

作者:臊眉耷目

打到一半占据了上风后以显其威势乃在其四……

最重要的是,尽显威势之后便立刻退走,这摆明了是还有后手!这是在其五。

有这一连套的组合式攻击作为铺垫,刘琦估计西凉军中应该是有高人,但他不知道这个高人到底会不会是敌军的主将。

毕竟董卓手下的西凉将军和并州系将领,大多皆是莽夫,能够做出这么精细规划的人,在刘琦的印象中几乎没有。

所以他不能被敌军的表面现象所蒙蔽,他要知道自己所需面对的敌手是何人。

……

只是用了不到一日时间,张允麾下的斥候和哨探,就为他带回了西凉军的消息。

张允将斥候的奏报全部用简牍记录了下来,形成了文字式材料呈交给了刘琦。

“西凉军共计四万……”

刘琦眯起了眼睛,慢悠悠地读道:“其中骑兵占了九千,大都护是董卓的女婿牛辅,另有中郎将张济……”

帐中诸人一听刘琦念的这些,不由头皮发麻。

好大的阵仗!西凉军真是天下第一军,回到了关中之后,这实力是越发强横了。

也难怪,牛辅乃是董卓的女婿,在西凉军的地位极高,甚至凌驾于李傕和郭汜等人之上。

特别是那九千骑兵的恐怖数字,着实令人头皮发麻。

“张绣,兰欺,顾鹏,杜峰,胡细,贾诩……”刘琦慢悠悠的念叨着这些名字……

但当他看到贾诩之名的时候,刘琦的眼睛骤然一亮,然后重重的将手中的简牍放在桌案上,低沉着道:“果然是他!”

见刘琦这般动作,帅帐内的诸将官皆大为惊异。

他们真的是很少见到淡定自若的刘琦会有这般失态之情。

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后,便见典韦第一个开了口:“府君,何方人物居然会令府君这般惊讶?”

“武威郡的贾诩。”刘琦回道。

别的人对贾诩的印象都不太深,但是张允隐隐间却是想了起来。

上雒之行,张允曾特意陪同刘琦去厕所门口用言语刺激躲在其中的使者贾诩……要是没记错的话,当时的刘琦对贾诩这个人就很是看重。

张允对刘琦拱手道:“府君,贾诩此人乃是牛辅麾下的校尉,虽然颇受重用,但好像也没做过什么可令人惊诧的大事……对他也无需过多忧虑吧?”

刘琦眯起了眼睛,没有搭腔。

就是因为他没做过什么令人惊诧的大事,才更加可怕。

因为一旦他真的想要做出大事的时候,那他的对手怕是永无翻身之日,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必须要赶快想个办法。

虽然没有跟贾诩正面对峙过,但通过对贾诩这个人在历史上所作所为,刘琦自认比起智谋和狠毒,自己不是他的对手,

跟贾诩斗智不能说绝无胜算,但大概率肯定是输。

刘琦眼下唯一的优势,就是他先知的身份……他知道贾诩这个人的可怕之处和他在历史上都做过什么。

刘琦大概能通过贾诩在历史上的行为,试着去分析出贾诩的软肋所在。

贾诩目下的优势,是在于他躲在暗处,用牛辅和张济挡在他的面前,其在阴暗处伺机出手。

但这个优势对于刘琦来说等于没有。

别人或许不会注意到贾诩,但刘琦绝不会忽略他。

“弱点,弱点……”

刘琦缓缓的站起身,开始在帅帐内来回转圈。

贾诩的弱点会是什么呢?

根据历史上贾诩的表现来看,这个人属于汉末文艺界的吕布,为了在乱世谋存,以利己为最高标准和唯一追求,他为了保全自己,他可以把自己绝世的才华都投入进去,根本不顾旁人死活,不断的去刷新下限。

可以说,这样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弱点的。

“嗯,弱点……肯定不会没有,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他所看重的东西。”

刘琦开始在帐内来回踱着步子,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

蔡瑁,张允,典韦,黄忠,太史慈等人见刘琦这番模样,心中都有些诧异,又很是担忧……

府君这是魔怔了不成?

黄忠迈步出班道:“府君不可如此劳费心力,西凉军难敌,一时不能取胜,咱们稳扎稳打,深沟高垒以静制动便是,切不可自己愁坏了身子,不然若让刘荆州得知,岂不是痛断肝肠?”

刘琦猛然驻步,机械性的转头看向黄忠,幽幽道:“汉升适才说什么?”

黄忠被刘琦这一惊一乍的样子吓得不轻,但还是下意识的回答道:“末吏言府君不可过于操劳忧心,伤神害身,一旦让刘荆州得知府君这般状态,岂不痛心?父子连心,这一点末吏可是深有体会的……”

“这就是了!父子连心!”刘琦恍然的一拍手。

黄忠的话点醒了他!

历史上的贾诩到了晚年,比之中年之时更加的如履薄冰,

他不敢与曹氏内部的权贵婚嫁子女,天天惦记着如何关起门来不参与任何的社交活动!

有人觉得他是怕曹操怀疑他,特别是当时的曹氏集团正在面临着选择继承人的这个敏感问题,但仔细想来,此话虽有道理,但也不完全对。

毕竟贾诩在没看准形势之前,是绝不会轻易开口公开支持曹丕或是曹植任何一方的,除非他有万全的把握。

而且当时的贾诩已经在太中大夫这个没有实权的位置上蹲了十八年的冷板凳,足矣消除曹操对他的戒备之心。

如此可大致推算,贾诩晚年之所以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保护他的子孙后代不受伤害!毕竟他当时已是七旬之龄。

刘琦眯起了眼睛,心中有了筹谋。

“张校尉!”刘琦突然开口,将张允吓了一跳。

“府君何事?”

“或许派人去往关中,仔细打探贾诩家人的动向,看看他们目下都是在什么地方,是否有所南迁。”

“南迁?”张允不明所以的看着刘琦:“姓贾的不把家眷放在关中后方,南迁作甚?”

刘琦长叹口气,心中暗道:这个,我还真就是没法解释。

上雒之时,刘琦和张允故意堵在贾诩躲藏的厕所门口,用探讨天下形势的方法,为贾诩生动的‘洗脑’了一次。

从那次之后,刘琦就有预感,以贾诩明哲保身的智谋,他一定会想办法离开关中,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董卓的年纪大了,不论是寿终正寝还是横遭暴毙,刘琦估计他都活不了多久,

一旦董卓死了,势力天下第一的西凉军的内部就会发生惨烈的斗争。

到时候贾诩想逃出关中怕是都逃不出去。

刘琦再次低头看向那份名单……

他不相信贾诩这一次是机缘巧合随牛辅南下南阳郡的。

若果自己所料不错,这是老毒物事先做好的未雨绸缪!

但……他就是想离开关中的是非之地,难道只会自己离开吗?他会放弃他的家人么?

刘琦觉得不会!

这……或许就是老毒物的软肋!

第三百一十九章 西凉军前来谈判

张允的探子出发后不几日,刘琦军中就迎来了牛辅派来的使者。

使者是牛辅帐下的一名别部司马,姓程名触,属于那种最为典型的凉州武人,说话没深没浅的,行事颇有些自傲之情,典型的凉州军人做派,

也不知道牛辅是怎么选的人,居然让这样的人过来与荆州人交涉。

当然,也或许是牛辅麾下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了——他所执掌的兵将,大多皆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

当然,贾诩是个例外,可依照此人的性格,他眼下恨不能将自己埋到土坑里去藏着,又怎么可能会亲自出头来给牛辅当使者呢?

所以说,眼下的牛辅只能是就锅下面,该用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吧!

刘琦邀请那位使者程触入了帅帐之后,对方只是很随意的向着刘琦草草施礼,并没有显出多少尊重。

荆州军的将官们将其行为看在眼中,心中尽皆生出不满,不过刘琦倒是淡然自若,并没有什么恼怒的表现。

“牛中郎将派汝前来,所谓何事?”刘琦很是平淡的开了口。

那程触从怀中取出一份缣帛,由张允代劳呈递给了刘琦后,然后方才朗声道:“大都护奉天子之命率兵入驻南阳郡,有要事处理,特命末吏来此与刘府君修好,大都护知南阳郡乃是刘府君之辖境,故希望能够与君共治于南阳。”

“共治于南阳?”

刘琦闻言笑了:“我乃是相府东曹下书亲敕的南阳郡守,南阳郡三十七县,按汉制皆应由刘某统辖,何劳大都护亲自前来相助?况且若是要共治,那一开始便可来谈,为何要派兵袭我军寨?大都护这事,做的委实不怎么光彩,恐难服我荆楚人心。”

程触只是轻描淡写的将前番相攻之事一语揭过:“前番出兵,乃是为了击杀逆贼曹操之军,与荆州无关,只是两军混战之中,一时误伤有所难免,还请府君勿怪。”

魏延在一旁听的不由火了。

什么叫误伤?

“呵呵,贵军的误伤真误的是时候,数千铁骑都踏破我军的辕门快要冲进中军了,阁下居然还能说是误伤?莫不是当我等皆为愚夫不成?”

程触狡辩撒谎脸不发红:“若非误伤,我军又岂能打到一半,便全部撤退?”

魏延还要张口,便见刘琦伸手打断了他的话头,道:“文长,不必赘言。”

魏延这才深吸口气,愣生生的将话头咽了下去。

刘琦笑看着程触,问道:“那汝且说说,大都护想如何与我共治南阳?”

程触朗声道:“眼下南阳郡,尚有驻扎于宛城的袁术为府君心中的顽疾,大都护之意,是想替府君攻克宛城,以为前番误伤贵军之补偿。”

刘琦心中冷冷一哼。

“大都护真是有心了,那敢问使者,大都护夺下宛城之后,又当如何?”

程触照本宣科地答道:“南阳郡虽然是刘府君辖境,但眼下诸州形势渐乱,二袁与其附庸尽皆猖獗,更兼各地黄巾势起,相国之意,是请奏陛下在各处派朝廷军队,协助地方郡守驻守,以防不测,南阳郡乃是天下正中,亦龙兴之地,蕴我大汉气运,不可不慎防之也,故派遣牛大都护率数万甲士前来,驻军在此以防不测。”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道:“不想这竟然是相国的一片心意,如此看来,倒是刘某人适才出言无状了,那敢问使者,大都护的意思,是想将兵马驻扎在何处?”

“大都护驱走袁术之后,我军便就地驻扎于宛城便是。”

“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