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238章

作者:臊眉耷目

许褚言道:“刘氏宗亲联盟中,天下最为鼎盛者乃一王三牧,刘焉已属叛逆之贼,眼下被诸人所攻,可去除不计,刘虞声名素著,怎奈远在幽州,刘宠身份尊贵,又为陈王,麾下精兵强弩极多,放眼天下,少有可与之比肩者,但年纪太大……”

许郸和许沂明白了。

“如此说来,便只有在这荆楚的山阳刘氏,最为适合?”

许褚重重点头:“不错,汝二人去投山阳刘氏,想来不会有差,刘景升身为州牧,更兼有假节之权,其子刘伯瑜,亦是朝廷敕封的正儿八经的南阳郡守,目下荆州的势力越发强横,可谓南境翘楚。”

“兄长此言有理,我兄弟二人愿入仕荆州,就是不知道那山阳刘氏肯否要我等?”

许褚言道:“有某家推荐,想来应无差错。”

……

许褚率兵于在阳安的刘琦合兵,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张勋那边。

张勋不敢怠慢,立刻找公孙越和雷薄等人商议。

“刘琦从丹阳郡兴兵,回返汝南与黄祖合兵,目下又和谯县的许氏宗族联合,其意定在于我等,当下之事,应该如何?”

公孙越出身辽西公孙世家,久在边郡,气质不俗相貌雄魁,其身上有着本地豪雄特有的豪爽与张力。

他站起身,对张勋言道:“张公勿急,不论荆人有多少兵马,只要是在平原作战,凭我手下的骑兵,再加上张公麾下的弓弩矛兵以为策应,任凭荆楚来多少人策应,都属惘然,无需惊惧于他。”

张勋见公孙越这般自信,苦笑道:“公孙校尉如何这般自信?纵然校尉麾下有精骑,但是在冲阵之时,一旦敌军步卒多于己方,将骑兵阵团团围住,阻断了冲击之势,恐亦难逃。”

张勋之言很是在理,颇合战争之精。

公孙越哈哈大笑,道:“单以骑兵之阵,若是在战场上被敌军所围,却也在理,只是如今有张校尉麾下有两万步卒策应于我,这当中有盾兵、弓兵,并长矛长戟兵卒,若我骑兵被围,则敌军为包围骑兵,其阵势也必将乱,届时校尉的兵马在两面策应,与骑兵阵里应外合,焉无破阵之理?张校尉深得军阵之妙,如何想不透这般道理?”

以张勋的行军手段,公孙越所说的,他自然是明白的。

只不过,张勋所担忧的是两方的兵马分不同属,没有统一调度,关键时刻,若是在指挥上承接不上,恐怕会有些隐患。

第二百九十九章 诈 盟

公孙越身为辽西大族公孙氏的一氏的后人,在青年时期便已出仕于本郡,由于身份的原因,他刚出道之时起点要比公孙瓒高的多,后来还有幸进入辽西都护府,成为了辽西都护府的别部司马,从此平步轻云。

比起其他郡中军内的别部司马,公孙越这个别部司马的军职含金量可谓是非常的高,毕竟辽西都护府总管监督鲜卑,乌桓诸事,在对外用兵以及与外族的接触方面,比之幽州边郡的其他军事机构要复杂很多,战事也多很多。

在辽西都护府任职的经历,也使得公孙越在对外军事方面的才能非常之强。

经过与张勋的一番商议,公孙越提议由己方主动出击,强攻刘琦在阳安的本阵。

阳安属于汝南的小县城,城墙并不高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只凭荆州军和许氏坞堡的那些兵将,公孙越认为凭己方之力完全可以将他们彻底的驱逐出阳安县。

毕竟,刘琦此番进入汝南境只带了五千步卒,而荆州军的主要军事力量是黄祖麾下的步卒,但是前番几次交手后,黄祖手下的兵马已经被公孙越凭借其麾下的骑兵打的抬不起头,故而眼下黄祖的江夏兵对公孙越的骑兵已经有了心理阴影。

江夏的郡兵对于公孙越的骑兵既已经有了惧意,那一旦正面交锋,便犹如是羊群碰上了豺狼一般,平日里该有的战力,怕也是发挥不出来的,稍稍一经碰撞,便会呈现四散崩溃之状。

公孙越常年驻兵于辽西都护府,经常与鲜卑诸部产生摩擦,可谓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汉人打鲜卑,鲜卑打乌桓,乌桓又打鲜卑,有时候汉人也会同时打鲜卑和乌桓……总之各种各样的战斗,公孙越都碰到过。

这样的战斗经验,他肚子里有一大箩筐。

故此番南下,其实公孙越是抱着虐菜的心理来的。

在他看来,中原这些没有经历过边郡残酷战斗的迷离菜鸡,根本就不可能是他公孙司马的对手,中原的军校有一个算一个,在他看来都是废物。

想要拿下他们,对于公孙越而言,简直是轻松加愉快。

但问题是,张勋对公孙越的想法不同意。

在刘琦离开汝南之前,以张勋,桥蕤,陈兰等人为首的袁术军曾与荆州军交过了一次手。

这一次交手的最终结果,就是桥蕤被生擒活捉,陈兰直接被典韦取了性命,二人麾下的所部兵马,败北的败北,投降的投降,几乎是全军覆没。

经历过这样巨大的失败后,张勋自然是不敢再轻易驱兵和刘琦对阵了。

公孙越几番劝他出兵,但张勋就是抵死不从,弄的公孙越心中异常恼怒,偏偏张勋这个人,一旦碰见不想做的事,不论别人怎么逼迫他,他就是不冲动也不发火,且不会一直与人争辩,他反驳的理由在每次的争辩中最多就是说了一遍,多了不重复,要是有人一直逼问他,张勋就往原位一坐,一声不吭。

公孙越几番来找张勋,要求出兵……

但张勋就是用这套连招对付他,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弄的公孙越一身蛮力好似打在棉花上一样,用劲使不出来,很是憋闷。

就在张勋和公孙越两人彼此争执不下,没有一致决定的时候,从朗领县的李通那边,有一名使者代表李通前来拜见张勋。

李通给张勋的书信上言,想要与张勋和公孙越联合,共同讨伐刘琦军,将他们驱逐出淮汝之地。

雷薄等人在听了李通使者的叙述后,不由大喜过望。

李通的名声,他们自然是都听过的,那是独霸于朗领县,麾下拥有众多精兵猛将的淮汝第一豪强。

若是能有此人协助,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败刘琦军必矣。

听完李通使者希望联盟的诉求之后,雷薄急忙对张勋谏言道:“张校尉,那李通乃是淮汝的大豪,麾下兵强马壮,若有他为臂助,想要破刘琦等一众,必能成功,这确实是个好机会。”

张勋听了雷薄的话,也有些心动。

不过他面上却还是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他用眼角去扫视公孙越,却发现一向主张征伐的公孙越,此刻竟是出奇的没有响应雷薄等人的谏言,

公孙越此刻反倒是捋顺着胡须,眯着眼睛认真地打量着李通派来的信使,似乎在揣摩他所言的真假。

他此刻正在掂量。

公孙越眼下虽然想与荆州军交战,但并不是仅凭一腔勇气,他也是雄飞人物,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冒失之人,

他曾在边郡屡次与异族交锋,深知兵法,自然懂得虚虚实实之道。

李通突然派人来与己方联合,张勋心中保持怀疑态度,公孙越心中也是怀疑的。

公孙越从侧旁的位置缓缓地站起身来,问那人道:“汝家李宗长,欲与我等联合,原因何在?”

那李家的信使恭敬地对公孙越道:“我家宗长与某言之,后将军袁公乃是汝南郡人,属于本土郡望,何该统领豫州,豫州之地只有后将军坐镇,才能整合各县诸族,以成大业。”

公孙越冷冷一笑,道:“这话恐不尽实吧。”

那使者闻言先是一愣,接着不由有些尴尬:“其实我家宗主,对于张校尉,还是有一个请求的。”

若是那使者此刻再无旁言,公孙越一定会亲手拔剑将其斩杀,

但听他说李通还有另外一个请求后,公孙越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有何请求?”

那使者冲着张勋和公孙越又分别见礼,道:“听闻荆州军昔日与贵军交战之时,曾缴获得汝南郡内各县的大小船只数百艘,我家宗长愿助后将军破敌,驱逐荆楚之寇,但这数百的船只,却希望张校尉能够做主,送于我家宗长,以为结盟之礼。”

还未等张勋说话,便听旁边的雷薄猛然起身,怒道:“荆州军当初所缴获的船只,皆是我军在汝南各县征调之物,那本就是我军辎重,为何要送于尔等?”

那使者轻咳一声,道:“那些船只当初也是贵军在汝南郡各县征调而来,乃属本郡物资,恐怕也并非是贵军之物吧?”

雷薄起身道:“大胆!后将军的军营重地,吾等如何行事哪有你说话的份?”

“好了!好了!”张勋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让雷薄稍安勿躁。

然后,便见他看向使者,道:“汝且下去歇息,与李文达联合之事,待我等商议之后,再做定论,如何?”

那使者拱手道:“还请校尉早做决断。”

待那使者下去下去休息后,张勋遂看向公孙越,问道:“公孙兄怎么看?”

公孙越并不着急回答,而是冲着帐外喊道:“拿皮图来!”

少时,便有士卒将汝南郡的皮图送入了帐篷内。

公孙越和张勋等人来到皮图之前。

“请问李通所在的朗陵县,乃是在何处?”公孙越问道。

张勋伸手一指,道:“就在这里。”

公孙越低头仔细观察朗领县的位置。

朗领县本身并不临水,但它的北方和南方的数十里处皆有河伯,且其地南阳郡,汝南郡,江夏郡三郡的交汇之处,无论是向哪一方走,若走水路,都是一往无前的势头。

以李通目下的情况而言,若是要图发展,还真是要有水军为臂助。

公孙越看向张勋,道:“若仅是以此看来,李通联合我等若是为了图谋船只……倒也是有三四分可信。”

张勋之见与公孙越不谋而合:“但终归还是只有三四分,若是能试成七八分,或许就可以成事了!”

第三百章 幽州骑兵

张勋与公孙越商量了一会之后,最终确定了战略计划。

既然李通主动送上门来,那该如何用,就怎么用!

张勋派人去将那名使者找来,与对方商议当如何合作。

少时,李通的使者来到了二人的面前。

张勋问李通的那名使者道:“汝家宗主言欲与我等联合,还想夺荆州军的战船,只是目下我等连荆州军的战船藏在何处都不知道,又当如何夺之?”

那使者急忙对张勋道:“回禀张校尉,其实我家宗长在派遣我来校尉这里联盟之前,就已经派人在阳安县附近打听到了荆州军战船的所藏之处。”

公孙越一挑眉,道:“那些战船藏于何处?”

那使者道:“阳安县以北的汝水分支,有两处船坞,彼此相隔五十里,荆州军昔日所缴获的战船,此刻便藏在这船坞之中。”

公孙越走到皮图面前,沿着汝水的河流向西摸索着。

“这皮图上,却是没有标注船坞之所在?”公孙越略有些疑惑地开口道。

那使者迈步走到皮图前,伸手在汝水的位置上,大致的点了两下,为公孙越点清了船坞之所在,然后方对公孙越道:“这两间船坞并不隶属于郡县,昔日曾为民间私立,后被阳安县所征调以用,故少有人在图上标注。”

公孙越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突然问道:“既如此,那尔等打算如何?”

那使者对公孙越和张勋道:“我家宗主,想要与张校尉约定时日,由我家宗主率兵,在朗陵之地出发,先率兵偷袭这两处船坞,抢夺船只焚烧船坞,届时阳安的荆州兵得到了消息,必率兵前往船坞救援,届时张校尉率兵偷袭其后,一面与我家宗长相攻夹击前来偷袭的荆州军,另一面则是派兵偷袭阳安,如此可断荆州军的后路,事后荆州军败,阳安县自当归属张校尉无疑,但这两处船坞的船只么……呵呵……”

那使者下话没有说,但其表情上的意思张勋和公孙越自然是看的明白。

二人听完李通使者的话,心中略一琢磨,觉得此法倒是颇为稳妥。

这李通行事倒是颇有些诚意。

首先,这此联盟是李通要求主动出兵的,而且他的提议,是会在公孙越和张勋动手之前就会先行出兵,这样也就给了公孙越和张勋后发制人的机会。

如此一来,公孙越和张勋在出兵的时候,就会根据李通的表现审时度势,依照李通和荆州军交手的情况安排出兵的时间、数量等等,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不得不说,李通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展现出了其最大的诚意。

在战略形势上,李通也给予了公孙越和张勋最大的选择余地。

公孙越转头看张勋,却发现张勋也在看着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