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198章

作者:臊眉耷目

那使者道:“刘府君让我带话给刘将军,其实要驱公孙瓒出幽州,根本无需特意联合袁绍,因为以袁绍一家之势,便足矣战败公孙瓒了。”

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幽州诸豪杰,以关羽、张飞、田豫、赵云等为首的众人皆笑了。

袁绍一家就足矣打赢公孙瓒?

简直好笑!

白马将军之名,岂是虚谈?

袁绍虽有四世三公之后的名头,但在刘关张等人看来,他终归不过是一个刚刚从韩馥手中抢了冀州的门阀,虽有号召力,但论及军事能力,怕是跟公孙瓒相差甚远。

也难怪他们不信,便是那位替刘琦带话来的荆州使者也不信。

毕竟公孙瓒边郡神将的威名各州郡皆闻,而袁绍在军事这方面的建树,一直以来都是寂寂无名,非常平庸的那种。

荆州使者听帐内众人发笑,感觉很是臊得慌。

唉!府君也真是,为了让我千里迢迢的跑到这里,来当着幽州诸人说这样的话,这岂不是自找没趣么?

但整个帅帐之中,唯有一个人没有笑。

那个人就是刘备。

刘备非常认真的看着那名使者,待帐内的笑声落下之后,突然开口道:“你家刘府君既言公孙伯珪非袁绍对手……可袁绍凭何能战败伯珪?”

荆州使者没想到刘备居然还真会如此郑重其事的问他。

他犹豫了一下,方才拱手言道:“刘府君说……请刘将军在河北,慎防武威麴义。”

“武威麴义?”刘备暗暗的念叨了一遍。

换成别人说的话,刘备根本就不会以之为意,但这个刘伯瑜却是在暗中推波助澜,将自己和赵云给推上了幽州风口浪尖的人,不由得刘备不以其言为意。

或许,自己应该认真的听一听这位从荆州远道而来的使者,具体会传达给自己什么样的战策。

……

汝南郡。

刘琦派遣了李典去往九江成德之后,便联合黄祖兵发安众,直逼汝南边境。

在汝南境内彼此交锋的二袁之军,听说荆州军前来,皆不敢怠慢,立时间便歇了攻势,不再彼此交锋。

而是谨慎的观望着荆州军的动态。

本以为荆州军会乘着两方军势疲惫而乘虚而入,但诡异的是,刘琦和黄祖在抵达了安陆附近之后,便不再行军,而是原地安营扎寨,荆州军陈兵于汝南边境,没有丝毫想要强攻二袁兵将的意思。

鲍信、刘岱、周昂等人乘此时机按兵不动,固守其部所在的上蔡县休整军队,意图再觅良机。

不过与鲍信等人相反的是,以陈兰,雷薄,张勋,桥蕤等战将,眼见鲍信和周昂等人罢战,刘琦和黄祖却不动兵,袁术一系的战将们心中有些忍耐不住了。

他们蠢蠢欲动,将目光盯在了刘琦和黄祖等人的身上。

其实倒不是袁术军麾下的这些将领不懂得寻机再战的道理,实在是他们过分的急于建功。

眼下在汝南郡中的这些战将大概分为两系。

一系属于袁术麾下的旧部校尉,即陈兰,雷薄等老一系人马。

另一部是刚刚在寿春归于袁术帐下的淮南系战将,以张勋,桥蕤,乐就等淮南系为主的人马。

这些淮南系人马刚刚投奔至袁术麾下,建功之心自非等闲。

他们需要打几场胜仗,来巩固他们在袁术军中的地位。

而新加入的淮系兵将太多,自然也给袁术军中原有的老牌战将增加了不少的压力。

经过了与鲍信,刘岱等人的几番交战,袁术军的诸位战将虽然颇有些战功,但却没有什么巨大的突破,汝南的形势依旧未定,时局依旧是变幻莫测。

而当此时节,若是能够将新进入汝南边境的刘琦军杀败,则无疑于是一项可以向袁术请功的资本。

抵达安陆的五日之后,黄祖麾下的斥候回报,说是袁术手下的诸位战将开始将兵卒南移。

他们表面上似乎是向南下,与鲍信,刘岱等人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养兵歇息,但刘琦知道,他们真正的目地,其实是要进攻己方。

毕竟,在袁术麾下的诸将眼中,自己这种不足双十的黄口孺子,要远比鲍信等名将要容易对付的多,相对的也好拿捏得多。

“张勋等人的军队已经到哪里了?”刘琦沉稳的询问斥候。

“彼兵马已过中瘴渠,数日内便可渡过迟水,抵达安陆。”斥候回报道。

刘琦慢慢的点了点头。

南蛮军,这支新成立的军队,这支由刘磐和刘琦苦心经营的部队,只有见了血才能成长。

刘琦将带着他们去见血。

跟黄祖商议了一番之后,刘琦决定不坐以待毙,而是率领兵马北上,入汝南之境与袁术军交手。

“快!快!快!”

黄祖一路上都在大叫着,“都听着,杀不光那些袁军逆贼,黄某人把你们一个个的扔到鼎里烹!哪个也别想跑!”

这位名门之后,此刻浑身上下都是暴戾之气,火爆脾气让人一览无余。

“快行军,死也死到汝南去!”

“我黄某人麾下之士,都是爷儿们!”

“你们谁要是落在后面,谁以后就蹲着尿尿去!”

“前面的跑快点儿!挡了后边的路,哪个担待的起!”

刘琦在中军,看着黄祖冲着士兵们大呼小叫的,不由哈哈一笑。

这个黄祖,一天天的火气到底是有多大。

不过说实话,就这样一个火爆脾气,日后若是不好好控制的话,一定会吃不小的亏。

李铮跟在刘琦的身边,见状也是无奈的摇头。

“府君,既然咱们已经兵进汝南,那末吏打算去见我那位族弟,不知府君意下如何?“

第二百四十七章 陈王刘宠

刘琦和黄祖的一众人马直线北上,汝水附近的安城安营扎寨。

刘琦麾下有两万余南蛮军士,黄祖麾下士卒亦有万余,两方加起来约有四万之众,可谓声势骇人。

在汝水边安营扎寨之后,刘琦随即命令典韦去往安城,将安城的县长给他带了过来。

豫州近两年来,屡屡更迭刺史和郡守,汝南郡下属这些县城的县令便也因时制宜而成了墙头草,谁能领兵来了汝南,他们便当众效忠于何人。

他们大多不过是三百石官,最大不过六百石,犯不上因为这些郡守之间的彼此征战而陷身于其中。

眼下这位安城的县长,便很是识时务的又顺风倒到了刘琦的面前。

“末吏见过刘府君。”

刘琦坐在主位,冷冷言道:“刘某代表镇南将军讨平诸凶,安定大汉南境,安城从即日起,暂时便由我接管。”

安城县长岂敢有异议,急忙一个劲的拱手拜服道:“末吏遵命,府君有令,末吏岂敢不从。”

刘琦伸手将安城县长招呼到近前,问道:“我且问你,从北方来的兵马,若是要渡过汝水来安城,最先要占据的渡口应该是哪里?”

“沙头堡。”安县长毫不藏私,有问必答:“那里是汝水附近最大的渡口,水深流缓,郡中针对诸县,昔日也曾训练过一些郡国水军,不过近年来却是都荒废了,那里现在只有几十条小船而已,一直以来也不曾有守卫。”

刘琦点了点头,心中知道他所说的荒废是什么意思。

想来豫州的兵马自打孔伷死后,就被袁术,周昂等诸侯郡守给吞并掉了,沙头堡的兵想来也不例外。

刘琦对安县长道:“我和黄府君会集兵马在安县外屯扎迎敌,汝替我等稳定安县守护后方,一旦我在前军与彼军接战,你便紧闭四门,抽调兵壮,为我转运粮秣,若是成功,就是你一大功劳,我必有封赏,但若是因为你在后方有所图谋,或是朝秦暮楚之举,便休怪我回头尽诛汝族人了。”

安县长忙道:“府君放心,末吏敢不从命。”

定心丸给他吃下,又有刘琦许诺的大棒子在前面晃动着,这安县长估计能够老实一些了。

安县长走后,刘琦和黄祖遂召来了众将商议迎敌之策。

“地图。”刘琦伸手道。

典韦将一卷地图铺在了长案上,众人围绕着地图开始商讨御敌之策。

“安县临于汝水,敌军若要登岸过河,必取沙头堡,若是我估计的没错,敌人应该会假设我们在安县驻扎,应不会猜到我们会去沙头堡,神兵天降,突然而至……我军就在沙头堡设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所以,从现在起,安县之地许进不许出,实施军管,不可走漏消息,张勋、桥蕤等人算不上名将,又急于立功,只要我们筹谋妥当,想击败他们应该不是难事。”

黄祖赞同道:“哈哈,贤侄所言不错,我们的兵马和彼之军数相同,再以有心算无心,若还是胜不了,回头便让这些劣卒一个个投江喂鱼,也省的披着这一身虎皮让人笑话!”

刘琦抬起头,看向众人道:“诸位有何意见,但说无妨,无需拘谨。”

江夏都尉苏飞言道:“袁军若要渡过汝水,关键在于船只,就怕我军一动,敌人上船遁走,再选他地上岸,我军守土,占有地利,击败他们不难,重要的是如何消灭他们?”

刘琦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苏飞倒是颇有前瞻性:“所以,我军一定要严守军情,不可有丝毫泄露,要等敌人真正上岸,我们再行进攻,让他们退无可退,而且比消灭敌军更重要的是……夺船!”

“夺船?”

“不错,夺船!我们来汝南之地较晚,本土船只大部分应皆为二袁麾下众军所夺,汝南郡内虽然没有咱荆州的长江与汉水,但境内却也以汝水为屏,且多有支流,若是能够从袁军手中抢到战船,我们便可以转守为攻,驱他们出淮汝之境。”

众人这才恍然而悟。

于是乎,荆州军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准备工作。

……

与此同时,从樊城出兵的贾龙乘着袁术本人和曹操,蔡瑁二人对峙,其则是亲率三千蜀军,从南阳西境一鼓作气的夺取房县,接着又以房陵县作为根本,开始向周边的县城进行拓展。

与此同时,陈王刘宠亦是率领五万精兵,抵达了房县。

贾龙听闻陈王来了,亲自在城池外迎接。

眼见着五万精锐由远及近,贾龙的面色开始变了。

好精神的一支强兵!

昔日在益州之时,贾龙也曾听说过一些关于刘宠的事情。

在东汉末年,随着豪强兼并土地以及世家门阀逐渐强大到可以影响政权,皇权逐渐衰落,失去时势的不仅是雒阳城中的天子,包括各地的刘氏诸侯王,也因为当地门阀和豪强兼并土地夺取其生存空间,而逐渐走向了衰落,

很多诸侯王也只是在表面上还拥有食邑封地,但实则都已经不再享有租赋,

有的小诸侯王的日子,甚至还不如当地寒门过的舒服,一些诸侯王甚至因为土地被门阀兼并,再加上遭逢战乱因而流落于外,死于荒野。

以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若是走在大街上碰到一个要饭的乞丐自称是哪国哪国的大王……且别着急揍他,他很可能说的都是真的!

但是在众多的诸侯王之中,却有一人依旧强大,国富民强,且麾下拥有一支极为强大的军队。

那就是陈王刘宠。

推荐阅读!